BIM漫画:BIM圈的十大误区

发表时间:2020-04-03 11:36

BIM圈的十大误区,你了解几个呢?



01

有BIM以后,机电管线就没碰撞了
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☆



解读:

有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应用三维设计软件,精心设计完成以后,相关机电管线就没碰撞了。注意关键是工程师的能力,只要工程师能力强,没有BIM软件,照样没碰撞。BIM只是件称手的兵器!


02
BIM只是三维模型
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☆

解读:

BIM是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的简写,I信息(资料)才是精髓哦,模型只是一个载体。BIM文件集合几何、材质、工程量、图纸、工程量、施工管理、运维等信息等,不是只有几何信息哦。


03


BIM是继CAD后又一次革命性进展,再不学就被取代啦

误区指数:☆☆☆

解读:

CAD是一个软件的事,而BIM不是一个软件的事,CAD只是换了一个工具,而BIM不仅仅是换了一个工具的事;CAD更多的表现在设计层面,而BIM更在于设计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;CAD更多的表现为使用者个人的事,而BIM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。



04
你看人家的BIM做的多好看,多炫酷
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

解读:

好看管屁用啊,能吃吗?能装逼!能让领导看着爽!好吧,你赢了


05

有了BIM以后,造价直接就出来了
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

解读:

理论上,只要构件携带造价信息,就可以提出来汇总,但是关键是造价信息想要做到准确非常困难,这是件庞大的事情,远远没有那么简单。


06
BIM一定就必须用是三维图纸来表达吗?
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

解读:

二维图纸能表达清楚的,为什么一定要用三维的呢?



07

甲方:小李,BIM什么时候做完?
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☆

解读:

拜托,BIM不是一项工作,BIM只是一个概念。


08
有BIM后工程量就不用算了,直接从模型里提取就行!
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☆

解读:

只是理论上可能,实际应用只能作为辅助。第一,建模精度得到位,想要做到这点工作量巨大,还不如传统做法;第二:有些工程量是有计算规则的,不一定就需要非常准确的量。


09
有了BIM专员,施工员就可以撒手不管了
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☆

解读:

BIM不是一个人的事,需要现场人员深度配合完成


10
电脑坏了?找BIM工程师修

误区指数:☆☆

解读:

BIM工程师只是用配置高一点的电脑工作,对电脑的了解程度跟大家差不多的。




总结:


2019年8月份Gartner(高德纳公司)发布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图




这张图的横坐标是时间,纵坐标是人们的期望。它反应了新技术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中人们的期望随着时间的变化。目前人们期望最大的是5G技术。

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项新技术,也遵循这一发展规律。在中国发展了十数年,大家的认知慢慢趋于理性。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很多的误区。



注:图片仅供交流学习使用,严禁用于商业用途。

本文转自牛侃BIM